轮胎硫化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流程
轮胎硫化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流程
1. 关键部件
模具:分为上模、下模(或左右模),内壁刻有轮胎花纹和轮廓(如胎冠、胎侧形状)。
模具需耐高温、高压,表面精度直接影响轮胎外观和质量。
液压系统:提供合模力(压力可达数千吨),确保硫化过程中模具紧密闭合,防止橡胶溢出。
温控系统:通过蒸汽、导热油或电加热,使模具温度保持在130~180℃(不同胶料配方温度不同)。
中心机构(针对子午线轮胎):用于固定胎坯中心,辅助胎体在模具内扩张成型,确保胎体均匀贴合模具。
2. 工作流程(以双模定型硫化机为例)
装模(上料):将预先成型的胎坯(未经硫化的橡胶半成品)放入下模,通过机械臂或人工定位。
合模:液压系统驱动上模下降,与下模闭合,形成完整的轮胎型腔。同时,中心机构向上顶起胎坯,使其初步扩张并贴合模具内壁(子午线轮胎需此步骤)。
硫化:温控系统向模具通入高温介质(如蒸汽),使胎坯在高温、高压下发生交联反应。硫化时间根据轮胎规格和胶料配方而定(通常为10~30 分钟)。
卸压与开模:硫化完成后,液压系统泄压,模具打开。